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重点工作>工作监督>农业农村>详细内容

关于全市养殖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7-1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6月23日在常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  谭徽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5月份以来,市人大农业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先蒙带领下,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先后赴临澧县、津市、安乡、石门等地开展全市养殖业发展情况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当地规模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走访基层干部和群众,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县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水产中心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收集汇总各区县市、基层养殖法人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比较全面掌握了全市养殖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评价

近年来,我市养殖业发展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和市委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在变中寻机,在危中求胜,着力防控非洲猪瘟影响,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认真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各项措施,把握转型升级总方向,加快生猪复养复产,确保了市场猪肉供应,养殖业产值和质量逐年上升,扶持近万家贫困户脱贫致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复养复产来势基础好。随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市相继出台了生猪养殖扶持政策,生猪养殖户热情逐步提升。特别是应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养殖业发展的影响,市政府召开了专题调度会,下发了落实国家及省政府有关扶持政策文件,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还成立了畜禽养殖和肉蛋销售帮扶小组,着力推进生猪保险全覆盖和定点屠宰全启动,重点推广“公司+租赁(代养)猪场”、自繁自养等复养模式,引导养殖户因场施策,灵活选择最适宜的复养方式。目前,全市有1133个中小生猪养殖场复养成功,预计年出栏生猪可达75万头。尤其是在今年我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新改(扩建)规模猪场69家,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8家。如湘佳牧业在石门县太平镇新建了2个5000头种猪场。5月份,省现代农业产业集团与津市签约,计划租赁山地220亩,建设年育种猪4800头,年出栏肥猪12万头规模的大型养殖基地。

2.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好。我市现有上市公司6家,而从事养殖业的上市企业就达到4家,即金健乳业、大湖股份、惠生农业、湘佳牧业(今年4月份成功上市)。仅这4家上市公司带动相关养殖业年总产值就达80多亿元。还有各区县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落地以养殖业为主的企业有临澧天心种业,汉寿华乐食品,桃源三尖牧业,石门正大和哲武,津市佳和和旺森,鼎城河洲水产,西湖德人牧业等一批规模养殖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各种模式,形成了以大帮小、以强护弱的格局,带动全市家庭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倍增,质量提升,效益提高。如湘佳牧业把“一只鸡的产业链”做到极致,形成了从种禽繁育到鸡苗孵化、从肉鸡养殖到集中屠宰、从冷链配送到超市直营、从鸡粪加工到有机肥促销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实施5000万羽石门土鸡精准扶贫项目,吸纳4224户贫困户参与石门土鸡养殖,带动12380人实现脱贫,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3.特色养殖发展支撑好。这几年,我市特种养殖业在各地专业协会积极创业带动下,充分利用本地养殖资源优势,形成了以汉寿甲鱼、安乡稻虾、澧县南美白对虾、石门马头羊和蜜蜂、桃源黑猪、临澧黄花鱼、武陵酱板鸭、鼎城鳜鱼、津市牛肉、华乐乳猪、湘佳土鸡、惠生冷鲜肉、牧香牛奶等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养殖行业和市场畅销产品,为我市产业扶贫、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起到重大的经济支撑作用。2019年我市小龙虾养殖面积40万亩,产值14.8亿元,养殖户达2500余户。中华鳖养殖面积18万亩,产值27亿元,养殖户达4000余户。临澧黄花鱼因富含牛磺酸、硒等元素,已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推介。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养殖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有比较好的来势,有众多龙头企业的带动,但在现实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十分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展认识不高。一是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由于养殖业发展对土地、资金、环境等生产要素依赖程度高,对地方财税贡献率小,所以不少县乡领导认为发展养殖业只有投入没有回报,还有污染,富民不富村,因而对养殖业发展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二是基层干部怕担风险。认为畜禽养殖环保压力大,且针对环境污染的举报不断,加之非洲猪瘟已在国内流行,尚无疫苗,生猪养殖风险很大,导致部分地方明确表示不引进养殖企业。三是养殖农户没有信心。中小养殖户在经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后,受损严重,无论是畜禽养殖还是水产养殖,其效益都不稳定,投入的风险很大,而且融资很难,加上部分地方对养殖的政策宣传和服务支持没有跟上,导致中小养殖户信心不足,复养复产的主动性不强。

2.政策保障不力。一是政策门槛太高。相关扶持优惠政策门槛高,普惠少。如贷款贴息,针对的是种猪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中小规模养殖户无法享受政策红利。养殖项目申报中,补助金额虽高,但指标名额很少,只有极个别养殖大户能争取到。养殖用地审批程序繁琐,复垦费、植被恢复费偏高,制约新引进项目落地。二是财政支持很少。市财政从2009年开始,近12年安排的养殖专项发展资金始终维持在每年500万元,而且直接用到养殖上的不到300万元,一直没有提高和增加。区县市因财力有限,直接投入养殖业的更少。财政的 “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撬动和引导养殖业发展的作用。三是信贷支持难。金融部门“嫌贫爱富”,对实力强的大型养殖企业“送上门”,实力较弱的中小专业养殖户很难得到贷款支持。

3.产品品牌不响。我市不缺畜禽产品,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屈指可数。有的产品虽然创建了品牌,但缺乏市场的竞争力。我市畜禽产品大多以销鲜或屠宰、初加工为主,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缺少集养殖、育种、屠宰、加工、运输、销售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典范企业。有的企业在品种选优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如水产种鳖来源不清,未提纯复壮,造成种质退化严重。还有部分生产和经营者重产量、轻质量。调研中有公司老板反映,个别散养农户存在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而没有得到县监管部门的有效查处,农产品不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

4.体制机制不顺。一是改革不到位。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本轮机构改革中,由原参公管理单位变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划转行政职能119项,调出9人至市农业农村局,原来70多人承担的工作,现由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科、渔业渔政科2个科室、6个人来完成。这样导致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与市农业农村局存在职责不明、效率不高,有人的地方无权履职,有权的地方无人做事,平时在工作中客观上有互相扯皮的现象,县级层面工作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基层队伍弱化。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后,动物防疫部门被边缘化,有的已经取消了原市编委下文明确的乡镇动物防疫站机构编制牌子,即使有机构牌子也存在有编无岗,编制被调剂,补员不及时,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留不住,人员不到位等现象。现在留下来的少数在岗防疫员也大多年龄老化,兼顾乡镇其他工作,不能专职从事动物防疫,发挥作用不大。

三、几点建议

常德是农业大市,养殖业在第一产业中占半壁江山。加快养殖业平稳健康发展是确保我市“菜篮子”工程供应,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为此,特提出四点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信心。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用长远发展的眼光高度重视我市养殖业的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养殖业发展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政策和市场行情利好的机遇,面对挑战,战胜困难,群策群力,创新作为。要强化县乡村三级组织工作责任,把养殖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按照现代养殖业“五化”发展思路(即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抓好转型升级、抓好规划布局、抓好招商引资、抓好监管服务,尽快将我市的养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2.创新模式,做大做强产业。要大力推行规模化养殖,这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方向。在非洲猪瘟等疫情影响下,传统的散户养殖模式终将被淘汰。只有规模化下的科学养殖模式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提供优质产品,解决环保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市四大上市公司和各地引进落地的一批养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养殖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促进养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养殖产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抓大不放小,在依托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的同时,挖掘中小养殖户的潜力,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

3.运用政策,解决发展难题。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积极出台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普惠政策,在项目资金、金融保险、技术推广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切实解决好用地、融资、治污等问题。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养殖产业。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放宽金融准入门槛,搭建养殖融资平台,切实缓解养殖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市财政对养殖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要在现有基础上按一定比例逐年有所增加,重点扶持“常德甲鱼”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养殖示范园的创建工作。要坚持绿色养殖,高起点规划设计,确保养殖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已建成投产的规模养殖企业,不能走污染后再治理甚至关闭的老路,要严格改造治污设施,不对周边环境形成污染。

4.强化队伍,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的后续完善工作,建议考虑恢复对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实行参公管理,协调好农业农村局与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的职能、编制和有关行政执法的关系,明确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实和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对现有畜牧水产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按市编委原下达给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编制数,补充配齐专业技术人员,保证每个乡镇有2-3名动物防疫专干,在全市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此外,还要加快推进非洲猪瘟实验室和乡镇动防站建设,健全市县乡三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动物疫情监测和防控能力,促进全市动物防疫、技术推广的综合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全面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