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人大文苑>演讲>详细内容

最靓的黄马甲 ——记市七届人大代表胡丽

发布时间:2022-04-1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

最靓的黄马甲

——记市七届人大代表胡丽

演讲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廖  佳

正是含苞待放、青春追梦的花季,17岁的胡丽,本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她带着父亲的嘱托,硬是一扫把一扫把,一街巷一街巷,一扫一干就是28年。

一条老巷子里,一群孩子正在玩耍,看到迎面走来的一个小女孩,他们立马捂住鼻子,大声嘲笑着:“臭丫头,臭丫头,你的爸爸挑大粪!”小女孩委屈地哭了,一路跑回家,伤心地对妈妈说:“我不要这个爸爸了,我要换一个爸爸。”那一年,女孩5岁。

一个老院子里,一个穿着军绿色胶鞋的男人,正挑着两只装得满满的粪桶,一步一步沿着梯子往板车上走。突然,他的脚下一滑摔倒在地,粪水溅满一身。在一旁的小女孩看见这一幕,心疼地哭了,一路跑回家,端来一盆水对这个男人说:“爸,您快洗洗吧”那一年,女孩8岁。

一间老房子里,身负工伤的父亲躺在床上。父亲对身边的女儿说:“你可别嫌弃这份工作,环卫工人是用一人臭,换来大家香。爸爸希望你好好干。”女儿接过了父亲递过来的扫把。那一年,女孩17岁。

故事中的这个女孩,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人公——常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武陵区城东所环卫工人胡丽。

胡丽还清楚的记得她第一次上街清扫的情景。199211月的一个寒冬,凌晨4点,胡丽一个人在漆黑的巷子里,一手簸箕、一手扫把,迎着寒风一直扫到7点才结束。这时的她早已浑身大汗,满头灰尘,直不起腰来,脱下手套,她才发现早已是满手血泡。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父亲的工作竟然这样辛苦。

正是含苞待放、青春追梦的花季,17岁的胡丽,本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她带着父亲的嘱托,硬是一扫把一扫把,一街巷一街巷,一扫一干就是28年。这28年间,城东片区的10座垃圾站、24座便民公厕、300多张人力板车、2000多个垃圾桶,235万平方米清扫保洁面积,都留下了胡丽岁月的脚印、流逝的青春。

每逢节假日是胡丽最忙最累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大家过节、环卫过关。1998年农历的除夕,万家团圆之际,清扫量比平时多出了45倍,她晚上11点就出了门。板车堆满烟花爆竹碎屑、煤灰垃圾,一车就是300多斤,来回拉一趟就需要半小时。这一晚,胡丽运了8趟,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直到大年初一早上9点才结束。这样特殊的守岁,胡丽已经记不住有过多少回了。

对家人的歉疚,始终是胡丽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她说,这么多年都是早出晚归,时间不同步,所以呀陪伴儿子的时间就少得可怜。2017年儿子举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报喜的时候,对胡丽来说更像是一张离别的车票。大学报到当天,胡丽没能如愿送他,晚上回到家才发现,儿子偷偷在枕头下提前放了2支护手霜、2盒膏药,旁边还有1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妈:不要每次等到手裂了才想到擦手霜,不要每次肩和腰疼得受不了了才想到贴膏药,再忙也要注意休息,照顾好自己!”说到这里,胡丽红了眼圈。

春夏秋冬,无怨无悔。清晨,当大家起床出门的时候,大街小巷早已整洁如新地迎来了城市里的第一缕阳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识了胡丽,记住了这个名字。

胡丽说,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当选为一名市人大代表。看着火红的“人民代表证”,就像看到了大家对她的嘱托,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升一线工人待遇保障,环卫工人如何让常德的路更亮、城更美,环卫事业如何给常德的美丽颜值加分,为常德的开放气质添彩,胡丽从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职角度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行动,一个个与环卫工人息息相关、一个个与常德发展紧密相连的话题与诉求,被胡丽带到了全市两会的现场。胡丽很欣慰的告诉我,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城管体制改革让原来的“三把”扫把各扫各,现在变成了环卫“一把”扫把扫到底,现在责任明了、条件好了、待遇涨了,认同也多了,义务清扫、送早餐、倒热水、赠雨伞的感人故事不断温暖着我们,更温暖着我们这座城市。

胡丽说,“全市从事环卫工作的人有成千上万,我是最普通的一个,环卫工人的工作由无数的小事构成,但这些小事串联起来就成了关乎民生的大事。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替环卫工人发声,将基层的声音讲出来,这就是我肩负的使命。”

两代环卫人的传承,见证了常德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胡丽,作为环卫工人,是这座城市的“美容师”;作为人大代表,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翁”,更是这座城市民生温度的“代言人”。这份执着与坚守,“扫亮”了街道,“美丽”了城市,“温暖”了人心。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我和胡丽挥手告别,走到拐角处,我忍不住回头凝望,她那一身橘黄色马甲的背影,显得格外靓丽,在夜晚的路灯下,被拉得很长很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