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归档时间:2020/1/20 9:39:53

关于常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2019-12-30 信息来源:人大常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二十一)

关于常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的报告

——2019年12月25日在常德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陈运国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常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带领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22项计划指标,预计20项指标能够实现预期,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2项指标低于预期。(具体见附件1)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预计数,下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9:40.8:4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1.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8.5%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7家,湘佳牧业通过证监会发审会核准即将上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9家,飞沃新能源获评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装备制造与军民融合产业成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烟草产业加速壮大。中联系“1+20”、迪文科技“1+11”、溢多利生物“1+9”等一批产业链加速形成。常德经开区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常德高新区获批国家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

2.农业产业化增效提质。农业增加值增长3%,全市农产品加工营收达1450亿元、增长10%。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增至4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一。优质高产油茶、优质茶园、稻虾、甲鱼种养面积分别达74万亩、36万亩、40万亩、18万亩,烟叶、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结构持续调优。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93家,精为天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农民合作社582家、家庭农场1241家,休闲规模农业经营主体达755个。西洞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国家示范园。

3.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3名。租赁和商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7亿元,增长10%以上。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6%、15.6%。桃花源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枫林花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融业稳健发展,新增金融机构各类贷款277亿元,存贷比达到63.8%。

(二)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发展动能培优植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4%,27个列入全省“五个100”项目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1.产业项目支撑有力。全市3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50亿元,其中180个产业项目10个省单体考核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40亿元、108.3亿元,占年计划的104.3%、127.1%。签约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1个。创新设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驻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华为、正大、中开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常德。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0个、190个,常德农产品交易中心、中联恒通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快速推进;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金海钢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多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2.特色园区发展有序。常德经开区、临澧经开区、桃源高新区入选全省首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省委省政府实施“135”工程升级版为契机,建成标准化厂房130万平方米。中车常德工业园被总部定位为世界旗舰级标杆客车制造基地。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达到7个,津市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园、桃源电子信息产业园、临澧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围绕产业链配套等不断做强做实。常德经开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园区,桃源高新区获评省级先进园区。

3.品牌推介积极有为。“常德品牌·中国品质”—常德品牌农业推介北京站活动签订产品购销协议50份、协约金额51.7亿元。举办多场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先后与境外旅行商和省内外旅行社协会签订海外推广协议和市场合作协议。以“湘遇·桃花源”为主题承办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湖南展园,荣获北京世园会展区特等奖和展园金奖。智慧城市创建成果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参展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桃花源”“常德米粉”等品牌多次亮相央视和地方卫视知名栏目,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4.要素供给保障有方。争取中央、省预算内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9.9亿元,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4批次,入围资金需求65.6亿元。新发行企业债券2只、14.5亿元,全市首只25亿元绿色债券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市产业发展基金新设立子基金3只,投资本地企业累计达7.9亿元。“智汇洞庭·科创常德”系列活动达成项目合作10个。组织开展湖南文理学院博士教授“沅澧行”活动,向政府部门和园区驻派“科创助理”32名。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开展技术合作386项,成功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2名、高层次人才43名。

(三)改革开放双向驱动,发展活力加快释放。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

1.重大改革推向纵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走在全省前列,农宅合作社试点改革、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创造常德模式、形成常德特色,事业单位和国企公车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深化国企改革,7家市管国有企业共压减分(子)公司88家。在全省率先施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并设立行政审批“中介超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发布企业和自然人诚信黑名单10515个,信用平台二期即将建成运行。同时,水价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等工作有序推进。

2.开放格局加快完善。完成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21.4%。在泰国举办泰中东盟经贸合作园区开园仪式暨常德品牌走进东盟博览会,与泰方签约10个经贸合作项目。黔张常铁路建成通车,石长铁路接入长株潭城铁网并实现动车营运公交化。常益长高铁加快建设,安慈、官新高速建设进展顺利,安乡长岭大桥、石门杨岭岗大桥建成通车,津市港千吨级码头开港运营。桃花源机场航点达到20个,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航空口岸临时开放并开通常德—泰国曼谷国际航班。

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常德市民之家正式投入使用,70%以上政务服务实现“一窗”综合受理。新增减税26亿元、降费4.3亿元,暖企惠企做法入选国家降本减负典型案例。聚焦用工难问题,组织各类招聘会209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5.8万个,并对全市150家重点企业实行用工包保服务。畅通市场供需信息,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梳理建立《建设项目使用常德产品清单》,服务本地企业392家(次)。

(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支撑坚实有力。坚持城乡统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品质品位,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

1.城市提质建管并重。大力推进高铁新城、城东新区、江南新城等区域规划和建设,沅江隧道、朗州大桥(四桥)建成通车,“一江两岸”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开通常长定制公交快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丹溪路全线贯通,G319G207市城区改线工程全部完成。北正街、衣巷子等智能停车楼先后投入使用,市城区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大力解决餐厨垃圾乱倾倒等问题。有序规范城市养犬行为和出租车营运秩序,城区人行道基本实现“六无五清”。

2.乡村振兴多点发力。统筹推进“4+9”示范片区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工作,建设各类水利工程376处。完成311个行政村电网改造,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126个。4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5万吨,整治塘沟2.5万处,治理黑臭水体567处。桃源茶庵铺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西湖牧业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桃花源镇跻身全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安乡县仙桃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津市市、石门县获批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3.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任务全面完成。深入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狠抓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引导退出造纸企业33家,退出制浆产能92.1万吨、造纸产能97万吨。完成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锅炉窑炉排放设限、重点企业VOCS治理等任务。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扎实推进,先行区建设经验在全国推介。桃源县、石门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市湿地保护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1.6%、48%。

(五)社会大局和谐安定,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1%。

1.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摆在突出位置,全年脱贫30901人,出列贫困村11个。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建成住房10964套,3.6万名群众搬迁入住。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发放各项助学资金2.5亿元,资助学生33.6万人次。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957人。认真落实第九轮对口支援工作精神,扎实推进对隆子县、古丈县等地帮扶援建工作。

2.教科文卫协调发展。高考文、理科平均总分继续位居全省一、二名,两科最高分花落常德,桃源一中办学经验全省推广。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552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6所、园位7000个,6所幼儿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特色园。全社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70亿元、强度达1.9%。临澧林伯渠故居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功举办2019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湖南省阳光娱乐节暨常德夜游消费季等文旅活动。市县医共体全部挂牌运行,完成316家医疗业务专网建设,33家公立医院接入省级互联互通数据平台。

3.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城镇新增就业5.7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9万人。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新增扩面12.3万人次,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月、350元/月。加强价格成本调查,动态监测市场价格,率先在全省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共计对全市低收入人群178.2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988.7万元。强化高龄补贴、孤儿救助、大病慈善等政策落实,明确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每月不低于1700元/人。

4.社会大局安定团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常长高速(汉寿段)“3.22”河南旅游大巴爆燃事件等得到妥善应对和处理,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实现“四下降”。积极防范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综合管理,通过置换存量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市场化融资方式积极化解存量政府隐性债务。扎实推进信访维稳、灾害预防等工作,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积极调度、强力推进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鞭策鼓励、建言献策的结果。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县县通高速”目标尚未全面实现,高铁建设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经济外向度不高,进出口体量偏弱;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不强,面临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不优、培育能力偏弱等问题,特别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对于这些问题,亟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二、2020年计划(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2020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2.5%,万元GDP能耗降低2.5%。(具体见附件2)

为实现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加速壮大经济实力。继续聚焦打造四大千亿产业和两大千亿园区目标,集中精力,久久为功,举全市之力将产业立市三年行动推向前进,引向深入。

1.突出高质量聚力园区发展。把园区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增强园区综合实力。着力引导园区培育一批产值过30亿元的“镇园之宝”,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以“135”工程升级版为契机,完善园区水电路、教卫住、文购娱等设施,新建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深入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加快建立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竞争的人事薪酬制度、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

2.突出现代化推动农业转型。大力实施“三品”工程,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确保地方储备粮计划任务全面完成。统筹抓好优质粮油工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建设一批优质蔬果、特色种养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农旅融合集聚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农业产业景观带。加强香米、茶油、茶叶、甲鱼、米粉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和推广,新增“两品一标”认证50个以上。

3.突出结构性加快服务业升级。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重点推动常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以黔张常铁路开通为依托,打造高铁物流基地。加快培育电商龙头企业,着力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统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夜间经济品牌,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突出精准性助力企业成长。坚持创新引领,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帮助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积极迈进。坚持亲商爱商导向,创新“暖企行动”等活动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纾困解难。以质量标杆、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为重点,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认真落实国省减税降费政策举措,突出关键行业和关键环节,继续取消、停征、下降一批收费事项,继续降低企业融资、电力、社保、物流、用工等方面的成本,切实做到“精准惠企”。

(二)持之以恒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稳步增强发展后劲。始终强化项目支撑,坚持扩大投资规模与提高投资效益并重,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以全省“五个100”项目和全市重大产业项目为抓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力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开工200个以上、新投产100个以上,其中工业项目新开工100个以上、新投产70个以上。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0个、总投资68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项目120个、总投资450亿元以上。定期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和竣工投产仪式,推动武陵智慧产业园、汉寿生物科技产业园、津市中联重科车桥产业园扩建、石门中邦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中车常德工业园、重庆药友原料药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常德烟厂易地技改、安福环保循环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

2.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储备转化,健全“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滚动机制。着力推进重大前期项目100个,策划开发重大项目200个,力争重大前期项目中40%提前开工建设、20%转化为下年度重点工程;策划开发项目中10%转化为下年度重点工程。重点加快襄常高铁、常岳九高铁、常益高速复线前期工作,加大高铁新城、常德湘西北LNG储配库等重大项目转化力度,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3.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准确把握国省资金投向,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项目投入350亿元以上。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科学编制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抓好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申报,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持投融资市场健康稳定。着力围绕项目建设推进中的难点,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开辟更加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积极帮助项目建设业主单位做好债券发行、股权私募、挂牌上市等多元化融资工作。

4.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驻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功能和中开院常德创新孵化基地、常德科创未来(中关村)智造中心带动作用,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瞄准500强、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切实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常德。以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为考核导向,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性,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以上。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整合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市场化方式转变。

(三)注重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区域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步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

1.提高站位谋划“十四五”。紧跟国省工作部署,认真严谨推进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精准提出五年目标和主要路径,谋划和对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确保绘好“十四五”发展蓝图,为探索走出一条洞庭湖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坚实基础。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一江两岸”城市格局,抓好城东新区等片区规划,加快会展小镇、江南新城等开发建设,推进太阳大道西延线、常德大道两厢提质改造、人民路东沿线改造等路网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改造整治力度。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重点在公共停车管理、出租车文明营运、“公交都市”创建等领域加大力度、提升精度。

3.坚持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加快“4+9”示范片区建设,扎实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支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乡镇。继续实施“四水”治理、涝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中央预算内项目,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新一轮乡村通信基站、光缆线路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持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空心房”整治。重点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乡风文明提升等改善村容村貌村风。

4.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任务。扎实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大安乡珊珀湖、汉寿安乐湖、冲天湖—马家吉(yuè)河等重点片区治理。狠抓工业废气、粉尘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湿地保护等中央预算内项目建设,完成人工新造林11.9万亩。确保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合作层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推动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释放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

1.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完成好国省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完成平台公司清理整合任务。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和城区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我市个人诚信体系,开发建设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及客户端,努力申创国家信用示范城市。

2.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狠抓外贸企业培育和扶持,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持续开展“常德品牌·中国品质”“智汇洞庭·科创常德”和教授博士“沅澧行”等系列活动,推动产品走出去、技术对接上、成果引进来。全力推进常益长高铁、常德高铁枢纽站与站区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安慈高速石门段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加快沅澧快速干线4号大道河洑互通至桃源火车站段、张公庙澧水大桥等工程建设。巩固提升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成果,抓好德山新港规划建设。拓展优化航班航线,确保桃花源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进入全国百强。

3.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掌上办”,继续扩大“我的常德”APP政务服务范围,及时梳理更新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扩大“一件事一次办”实施范围。夯实“一网通办”服务机制,推进一体化平台全方位应用,扩大中介超市服务种类,下力突破网上办件率。建立项目审批全流程图,推行“一图告知”、全程代办、并联审批等制度。持续开展中介市场、房地产市场、食品药品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公开执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聚焦民生民利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确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

1.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把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摆在突出位置,高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照清单销号,确保“3+1”基本政策落实不漏一项、不落一人。大力围绕就业产业帮扶、促进社会融入、保障搬迁群众权益等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着力抓好扶业增收、政策保障、扶志扶智等提升工程,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重点关注有致贫返贫风险的“边缘户”,防止新的贫困发生。

2.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工程,加快市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476个。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建立更多的校企实训基地和平台。加快推进市第一中医院异地新建、市一医院急诊与妇儿中心综合大楼扩建等项目建设,逐步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投入力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努力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宫易址新建项目。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益培训,组织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继续举办好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等全市群众性文体活动。

3.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贯彻落实“促就业稳就业二十条”措施,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持续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老年人福利机构和敬老院三年提质改造行动。继续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纽带作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

4.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紧盯重点领域和事故多发行业,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救援、国防动员、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平安创建、信访维稳、人民防线、保密、禁毒等工作,健全社会矛盾调解联动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我市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而努力奋斗!

附件:1.201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


附件1

201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19年计划

2019完成情况

(预计)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经济

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8

8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

8以上

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5

5以上

4

固定资产投资(%)

11

10以上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

10

6

引进内外资总额(亿元)

940

950

7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5

55

8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90.8

90.1

创新驱动

9

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投入强度(%)

1.9

1.9

1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0

12

民生

福祉

1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

9.5

1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5.6

5.76

13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达到省定标准

完成目标

14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9.8

99.8

15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5

95.6

16

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万户)

1.48

1.49

1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

完成目标

生态

文明

18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达到省定控制标准

完成目标

19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95

97.8

20

森林覆盖率(%)

48

48

21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78

76.2

22

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达到省定控制标准

完成目标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注:2019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修订数值。


附件2

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

类别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0年计划

属 性

绝对值

增速

综合

1

地区生产总值

7.5%以上

预期性

其中:第一产业

3%以上

预期性

服务业

8.5%以上

预期性

2

规模工业增加值

7.5%以上

预期性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以上

预期性

4

固定资产投资

10%左右

预期性

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5%左右

预期性

创新

6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5%

预期性

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10%以上

预期性

协调

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6%以上

预期性

绿色

9

能源消费增量和强度

50万吨

-1%

约束性

10

主要污染物减排

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约束性

11

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

44ug/m³以下

约束性

12

省控及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

95.6%以上

约束性

开放

13

进出口总额

15%以上

预期性

14

实际利用外资

10%以上

预期性

15

引进省外境内资金

10%以上

预期性

共享

16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以上

预期性

1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以内

约束性

18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6万人

约束性

19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约束性

2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下

约束性

21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

约束性

注: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分享到: